超達閥門勇挑關鍵裝備配套閥門國產化重擔
浙江超達閥門股份有限公司瞄準國家重大工程項目,先后成功開發了金屬硬密封高溫球閥、煤化工黑水灰水煤漿用特種金屬硬密封球閥、煤氣化裝置用鎖渣閥、深海海底取樣控制裝置和閥門、抗硫天然氣高壓閥門、多晶硅高清潔耐磨球閥等一批國產化關鍵閥門,并成功應用于多項國家重大工程項目,為中國重大裝備的閥門國產化做出了積極貢獻。2009年,雖然他們與其他企業一樣,深受全球金融危機的沖擊,但實現銷售收入4.3億元,同比增長51.7%。面對驕人的業績,該公司董事長王漢洲平淡地解釋說:“這是自主創新所產生的巨大能量,它使企業駛上了發展的快車道。
國產化攻關成果豐碩
作為國家重點高新技術企業,超達始終堅持技術創新,主動承擔國家重點工程項目閥門國產化攻關工作,先后研制開發了40多種閥門新產品,獲得國家專利26項。其中金屬硬密封高溫球閥被列為國家重點新產品和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灰水黑水灰漿及煤漿用特種金屬硬密封球閥被列為國家火炬計劃項目,對夾式止回閥、金屬硬密封提升式旋塞閥、組合式三通閥、負壓安全閥、金屬硬密封高溫球閥等5項新產品通過了省級新產品鑒定,還先后成功研發了風機安全閥、金屬硬密封V型球閥、電捕安全閥、黑水灰水及煤漿用金屬硬密封球閥、煤氣化裝置用鎖渣閥、抗硫天然氣高壓閥門、多晶硅高清潔耐磨球閥、全焊接埋地球閥、大口徑球閥、深海海底取樣控制裝置和閥門等一批國產化關鍵閥門。
如2005年超達開始自主研發灰水黑水及煤漿用特種金屬硬密封球閥,自此改變了中國該類閥門完全依賴進口的局面,目前該產品已經在20多套大型煤氣化裝置上得到了大批量的應用,并為公司帶來了良好的經濟效益,累計產值4.32億元,累計利稅6223萬元,為國家節約資金8.98億元。
超達研發的煤氣化裝置用鎖渣閥先后在淮化集團、兗礦集團、魯南化肥、中石化齊魯分公司、內蒙古三維煤化科技集團、滕州鳳凰化肥廠、內蒙古金誠泰等十多家煤化工國家重點工程項目上成功應用,使用壽命超過國外進口同類產品,徹底打破了國外企業對該產品的壟斷。
多晶硅高清潔耐磨球閥原來都需要從國外進口,超達研制開發的產品滿足了我國光伏產業發展需要,已被江蘇中能等十多家企業使用,至今供貨近萬臺,超達也成為我國多晶硅高清潔耐磨球閥供貨量最多的企業。
此外,超達還先后為“西氣東輸”二線工程提供了5000多臺鍛造管線球閥。
做行業標準制定者
企業要在國內外高端市場爭得一席之地,不能只做生產型企業。深知此點的超達積極參與國家標準的制定,2009年成為浙江省首批標準創新型企業。
超達負責起草制訂的JB/T8937-1999《對夾式止回閥》標準是我國民營企業起草的第一個閥門標準。此外,超達還參與制訂GB/T9112~GB/T9124《鋼制管法蘭》、GB/T13402《大直徑鋼制管法蘭》、GB/T 21385-2008《金屬密封球閥》、GB/T 13927-2008《工業閥門 壓力試驗》、JB《閥門零部件》等標準,到目前為止超達已參與起草制定了33項國家標準和20項國家機械行業標準,為我國閥門產業的技術創新和標準化工作做出了應有貢獻。
超達總工程師邱曉來說,“有了標準的制訂權,才能更好地占據閥門產業發展的制高點,也就掌握了市場的主動權。當然,做國家標準制訂者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企業要有雄厚的技術實力,并且被行業認可外,還要熟悉產品的制造技術,用戶的要求以及國際標準的發展動向。”
超達自1996年開始進行閥門設計的標準化、系列化和通用化基礎工作,在標準化的基礎上,超達技術部門實施了PDM(產品數據管理),在全公司實施了ERP,標準化和信息化的全面實施大大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也大大提升了超達的綜合實力。
盛根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