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礦集團轉方式調結構 兗州煤業向低碳環保發展
“隨著低碳經濟快速發展,煤炭產業受政策和市場制約越來越大,單純靠增加產能促進發展的粗放發展方式難以為繼,必須加快轉方式調結構步伐。”兗礦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王信說,“我們的目標是低碳、環保。產業結構由煤炭產業為主向煤炭、煤化工、煤電鋁及機電成套裝備制造‘三大主業’協調發展轉變,產品結構由以煤為主向煤炭深加工、精細化工、高端鋁型材、機械制造等系列產品轉變。”
煤炭產業:做強做大
兗礦集團南屯礦1604工作面,工人們正在過斷層。這兩條落差達1.7米和2.5米的斷層,使工作面的推進舉步維艱。陪同人員說,為了礦井的可持續發展,他們惜煤如金,精細開采,大限度地回收資源。“每一塊煤我們都當成糧食一樣,一點也舍不得浪費。”
“煤炭產業是兗礦的第一主業,也是主要利潤來源。”王信介紹說,兗礦堅持本部精采細采、穩產高效與“走出去”開發并舉,主要是通過內外部雙翼發展支撐其做強做大。
在山東本部,兗礦共有9對礦井,全部建成行業級高產高效礦井,礦井采掘機械化達97.3%,厚煤層礦井采掘機械化達100%。兗礦著眼穩定產量,堅持綠色開采、精采細采、洗選加工和配煤增值并舉,完善厚薄煤層配采整體規劃,加快厚煤層礦井由單一厚煤層開采向薄厚開采并重轉型,薄煤層礦井由普采向綜采化礦井轉型,加大下組煤、小槽煤、邊角煤開采,提高資源回收率,延長本部礦井服務年限。在外部,兗礦利用自身優勢和上市公司平臺,加大資源綜合開發和兼并重組力度,穩步實施“走出去”戰略,現已形成貴州、陜西榆林、內蒙古鄂爾多斯、新疆、澳大利亞、加拿大六個外部開發基地,累計獲得省外國外煤炭資源量377億噸、符合JORC標準的鋁土礦勘探資源量3340萬噸、潛在鉀礦資源量397億噸。
煤化工產業:做精做優
5月2日,兗礦集團對魯南化工園區進行整合,具有30多年歷史的魯化和新生“寵兒”國泰兩廠變一廠,合成為魯南化工有限公司。這是兗礦煤化工轉方式調結構和減虧增盈的重要舉措。
煤化工是兗礦重要的接續產業。上世紀90年代末,兗礦兼并魯南化肥廠后,煤化工產業得到較快發展。2002年以來,兗礦堅持“大項目-多聯產-基地化”方向,以煤炭氣化、液化、焦化為重點,累計投資208.41億元,先后建成國泰公司60萬噸醋酸、國宏公司50萬噸甲醇、國際焦化公司200萬噸焦炭等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煤化工項目,貴州開陽50萬噸合成氨、新疆60萬噸醇氨聯產和鄂爾多斯60萬噸甲醇項目正在加快建設。目前,煤化工主導產品產能達到600萬噸、總資產達到230億元、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兗礦煤化公司列2010中國化工企業500強第29位。
2008年四季度以來,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兗礦煤化工產業遭受巨大沖擊,“根本原因是產品結構性矛盾突出、項目資本結構不合理、原料成本居高不下。”王信說。為此,兗礦在深入調研分析論證基礎上,提出重點抓好“四個調整”:調整區域結構,堅持走煤化結合之路,本部不再上以煤為源頭的煤化工項目,逐步向煤炭資源富集和原料煤成本低廉的區域轉移;調整產品結構,對在建擬建項目進行優化,果斷停緩建五個初加工項目,論證上馬一批精細化項目,向產業鏈的高端發展,向高附加值的精細化工產品延伸;調整投資結構,實行投資主體多元化,引進戰略投資者,降低投資風險;調整項目建設思路。不通過市場風險評估、沒有落實資金的項目堅決不上。
“通過‘四個調整’,逐步實現煤化工發展方式由初級化工向精細化工轉變;產品結構由單一型初級產品向多元化深加工產品轉變;資源利用由依靠煤炭消耗的粗放型向低碳經濟為特征的資源集約型轉變;資本結構由兗礦獨立投資向兗礦控股的多元化投資結構轉變,推動煤化工產業健康發展。”王信說,“目前,我們正在調研論證、總體設計甲醇醋酸深加工項目,其中甲醇制烯烴(MTO)將形成70萬噸的生產規模,該項目將打通由煤化工產品向石油化工產品延伸的通道。”
煤電鋁等產業: 做實做特
電解鋁是兗礦利用煤矸石、煤泥發電構筑起的新的循環經濟鏈條。
兗礦每年產生300多萬噸煤矸石和200多萬噸粉煤灰,1998年在南屯礦建設全國煤炭系統第一座煤矸石電廠,這些廢物開始變廢為寶。迄今累計投資23.09億元,建設了裝機總量527兆瓦的9座煤泥、煤矸石電廠,形成了以發電為龍頭,熱、電、氣聯供,污水處理、余熱養殖、建材生產并舉的綜合產業鏈。
“在電鋁成本產業中,電的成本占40%左右。”王信說,“兗礦用低廉的綠色電力辦鋁業,每年可節約電力成本4億多元。”
為發揮煤電綜合優勢,2006年兗礦建成了14萬噸電解鋁項目。該項目利用電解鋁液直接生產擠壓材坯料的圓鑄錠,與用原鋁錠重熔相比,可節省3%燒損、700千瓦時/噸重熔耗能,綜合成本可節約185元/噸。在此基礎上,兗礦堅持拓展上游、延伸下游、做實中間,瞄準為軌道交通、航空航天、汽車等高端行業提供特種型材。正在建設的14萬噸高性能鋁擠壓材項目,投產后將成為我國裝備水平高的鋁擠壓材生產基地。
兗礦機電成套裝備制造產業,已實現重型液壓支架、帶式輸送機、掘進機、采煤機等系列產品研發和制造,形成煤礦采掘成套裝備制造能力。“十二五”期間,兗礦將堅持專業化、自動化、高端化方向,引進國際一流專業技術、人才和資金,加大研發力度。目前,機電工業園一期已經建成投用,二期正在積極準備。
“‘十二五’末,兗礦電鋁公司力爭進入山東有色振興規劃重點扶持的3家‘百億元’企業。”王信說,“機電設備成套制造營業收入達到100億元,成為山東煤炭機電裝備龍頭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