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表彰溫州市發展創新型經濟、建設創新型城市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利發明人,市科技局(知識產權局)和溫州商報聯合組織開展了溫州市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評選活動,
評選出來的十位杰出專利發明人,按產業領域劃分,電氣產業1人(王先鋒),汽摩配產業2人(李傳武、薛肇江)、泵閥產業2人(邱曉來、孫森森)、電子信息及網絡經濟產業3人(陳繼權、張焱、魏偉)、新材料產業1人(劉少光)、制藥機械產業1人(方亨志),半數屬于“五一〇”支柱產業,近半數屬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共創造有效專利817項 其中一人手握120項十位杰出專利發明人共創造有效專利817項,其中發明專利82項,專利產出人均達80多項,而這些發明創造的轉化實施,都曾帶動了發明人所在企業的自主核心競爭力的顯著提升,產生了較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統計顯示,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的發明創造累計新增銷售總額達55.6億元。
如超達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邱曉來是我國特種閥門領域的杰出專家,創造有效專利多達120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是此次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中的“專利之王”。在他的帶領下,我國閥門在國際高端市場競爭力得到提高,他為溫州泵閥產業轉型升級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市科技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所選出的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都是我市各自所在行業產業中有影響力的重量級人物,其所在的企業也大多為我市行業龍頭企業,他們為企業獲得較大的競爭優勢,掌握核心知識產權作出了杰出的貢獻,不愧于“溫州市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的稱號。
溫州市“十大杰出專利發明人”
(排名不分先后)
邱曉來
邱曉來,男,1959年生,現任超達閥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邱曉來同志長期致力于特種閥門的研制與改進,創造有效專利120項,其中發明專利17項。基于他的“帶有碟形彈簧復合體球閥閥座結構”、“一種密封可靠啟閉扭矩小的球閥”、“一種帶波紋管密封的閥門”和“定壓止回閥”等主要專利技術開發的“高參數特種耐磨球閥”等4種專利產品,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和國內領先水平,廣泛應用于國內外重大工業項目的惡劣工況,全面替代進口產品,提高了我國閥門在國際高端市場的競爭力。專利產品累計新增產值93059萬元、利潤7636萬元,出口創匯1456萬美元。
王先鋒
王先鋒,男,1965年生,浙江正泰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全國家用斷路器和類似設備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王先鋒同志從事低壓電器產品研發,先后承擔正泰公司多項新產品主設計。創造有效專利31項,其中發明專利8項,國外專利2項,代表專利有“一種高分斷小型斷路器”、“單相線、中線聯用式小型斷路器的操作機構”、“模數化電器的安裝固定裝置”等。其中“一種高分斷小型斷路器”專利訴訟國際知名電氣公司侵權一案,被譽為國內專利第一案,獲得1.575億元人民幣賠償,是當時國內大的專利侵權賠償案。專利產品獲國家重點新產品、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進步獎。累計創造12.87億銷售額、利潤4.575億、出口1.1億美元。
方亨志
方亨志,男,1959年生,浙江迦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高級經營師、工程師,方亨志同志2000年創建迦南集團,涉足制藥設備領域,在他的帶領下,國內制藥機械裝備產品具備了較大的競爭優勢,創造有效專利23項。基于他的“帶切線攪拌槳的濕法混合制粒機”、“制粒模塊生產線控制系統”等專利技術,開發出國內1臺高效濕法混合制粒機,1次將攪拌槳按照其轉軸的切線方向均勻設置與料缸的錐形內壁相結合,制成率和工作效率顯著提高,多項指標達到水平。專利產品已在包括桂林南藥、貴州百靈、揚子江藥業等知名制藥企業應用。專利產品累計新增銷售95166萬元,利潤15210萬元,出口創匯11269萬美元。
劉少光
劉少光,男,1964年生,浙江科得力新材料有限公司總經理,博士,教授級高工,浙江大學等高校兼職教授,合作博導。劉少光同志主要從事電弧噴涂涂料及設備領域的研發,創造有效專利33件,其中發明專利12件。代表專利有“含納米材料藥芯的電弧噴涂絲材的制備方法”、“超音速電弧噴涂導電嘴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一種防磨減磨的循環流化床鍋爐”等。專利產品廣泛應用于工業領域大型設備的節能降耗、表面防護及煙氣凈化治理等,部分已經打入國際市場,多次為馬來西亞與印度等國家提供高新產品與技術服務。專利產品累計新增銷售10492萬元,利潤514萬元。
魏偉
魏偉,男,1969年生,現任浙江維融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我國國家防偽技術專家,是《人民幣鑒別儀通用技術條件》國家標準主要起草人之一。
魏偉同志專業從事金融設備防偽技術研究10多年,具有豐富的技術研發實踐經驗,創造有效專利124項,其專利產品創造性地將點驗鈔機、互聯網、云端大數據三者融合在一起,可實現基于貨幣冠字號碼追溯、圖像鑒偽、黑名單提示、攔截等先進技術與功能,代表了我國在該類產品中的高水平,解決了金融設備科技中諸多技術難題,為我國金融設備行業領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產品可替代進口。其專利產品累計銷售額達22334萬元,累計新增利潤800余萬元。
李傳武
李傳武,男,1975年生,現任瑞立集團瑞安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級工程師,曾獲浙江省民營企業科技工作者創新獎、浙江省151人才、溫州市“甌江技能大獎”等榮譽。李傳武同志主要從事汽車底盤控制系統產品設計、汽車零部件在線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等領域研發,創造有效專利193件,其中發明專利27件。“離合器助力器”、“電控空氣干燥器”和“繼動雙通快放組合閥”等專利應用于多項產品,被整車廠認可并批量生產,提升了公司市場競爭力和影響力,其中“繼動雙通快放組合閥”這一專利產品被競爭對手侵權,公司發起侵權訴訟并勝訴,維護了公司的合法權益,為公司規避歐美技術壁壘,擴大出口創匯發揮了突出的作用。專利產品累計新增銷售額50020萬元、利潤4153萬元,出口創匯2100萬美元。
陳繼權
陳繼權,男,1965年生,浙江亞龍教育裝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浙江亞龍教育裝備研究院院長,高級工程師。1983年開始從事高等教育、職業教育、行業企業人才培養培訓研究和相關教育裝備、專業課程、高端培訓、在線教育等研發,專注于“做學教一體化人才培養教學模式”研究,所研究的成果符合現代教育理念,是教育教學改革的重大突破,廣泛應用于各類院校和行業企業培訓中心等。創造有效專利140項,其中發明專利6項。“數控機床智能實訓考核裝置”專利技術成為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技術標準,受到世界大數控系統制造商日本發那科青睞,成為全球發那科數控應用中心配套產品;專利產品“通用自動生產線實訓裝置”使公司成為制定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賽項技術標準,以及為中國教育裝備一個國際賽制定技術標準的企業。專利產品累計新增銷售23227萬元,利潤5067萬元。
張焱
張焱,男,1967年生,浙江創力電子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畢業于上海復旦大學核物理電子專業,高級工程師,溫州市政府特殊津貼人員。張焱同志從事通信應用支撐系統研究20
多年,是通信行業電源、節能、圖像監控、動力環境監控等領域的專家,創造有效專利74項,“帶有顯示控制面板的低壓配電柜”專利技術應用在能耗精細化分析系統等系列產品中,形成智能節能產業系統,“通信機房空調智能節系統”專利技術基于我國節能效率低下和設備的不穩定性研發形成的核心技術,可有效實現自動化智能節能,分發揮節能整體效率,為運營商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專利產品累計新增銷售6500萬元,利潤1350萬元。
薛肇江
薛肇江,男,1946年生,現任匯潤機電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溫州市工業行業一輪、二輪“名師名家”。薛肇江同志主要從事汽車電噴泵產品的研制和開發,創造有效專利78項,先后主持設計開發了40、47、50、60、68五大系列53個品種的摩托車起動電機,形成了核心技術競爭力。代表專利有“電動燃油泵雙槽葉輪”、“帶螺旋葉片的電動燃油泵葉”、“用于汽車發動機油箱油位測量裝置的阻尼器”等,基于他的專利技術的電動燃油泵系列產品,相比同類產品流量更大、輸出壓力穩定性更好,經濟、社會效益明顯,專利產品累計銷售70400萬元,累計新增利潤7040萬元,出口創匯9600萬美元。
孫森森
孫森森,女,1940年生,1965年畢業于浙江大學,現任浙江科爾泵業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高級工程師,溫州市泵閥行業名師名家。孫森森同志具有50年離心泵開發設計和應用研究經驗,曾擔任泵行業全國聯合設計總負責人,是國內泵行業的知名權威專家。創造有效專利20項,代表專利“超高壓雙殼體剛性軸低比轉速多級離心泵”和“大型切焦泵的高精式軸向力平衡機構”的專利產品技術實現了國產化,替代進口同類產品,明顯降低了投資和運行成本,得到廣大用戶的認可與好評。專利產品累計銷售55862萬元,累計新增利潤6090萬元。
信息來源:溫州商報